八月的十堰,暑气正酣,却掩不住京中实验学校里涌动的新鲜气息。香樟树的浓荫下,一个个身着正装的身影正穿过操场,他们步履稳健,目光里带着审视与期待——这是京中迎来的"校长天团",他们忠于教育事业几十年,从一线讲台走到管理岗,今天,又从一线城市奔赴离家千里之外的鄂西北。十堰京中办学九载,这一刻在他们脚下铺展一张等待重新勾勒的蓝图。
很少有人知道,这群站在学校管理核心的校长们,走进京中是怎样的曲折。
猎头的电话像风速一样,把他们从全国各地吸引了过来,原是他们看到了“十堰京中实验学校与衡水泰华中学联合办学”的消息。入职时,刘校长说那时的她,正站在广州一家私立学校的颁奖台上。吴校长说当时我在上海刚送走一届毕业生……也许是大城市呆久了,又或许是大城市的压力太大了?总之,当"京中"这两个字带着十堰的山风,带着武当的灵气传来时,他们心中那团对教育的炽热,忽然有了新的燃烧方向。
竞聘会定在8月3日-6日。那几天我也在场,我是参加完竞聘又被留下来竞聘别人的人。猎头说:“只有你们自己认可的人今后在工作中才能很好地配合。”按照这一特殊的竞聘方式,全国各地来了40多名校长,最终只有5名校长相互认可。
我清楚地记得,面试总校长的时候,学校理事会成员和考核官问:"您愿意放下一线城市的资源,到这里重新开始吗?"刘校长目光如炬,坚定地回答:"教育的土壤在哪里,根就该扎在哪里。学校也不分公立和私立,都是做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传播知识和爱,只要我们爱学生,学生就会爱学习,只要学生爱学习,家长就会爱学校。"她的回答掷地有声,像一颗钉子,稳稳钉在了京中的未来图景里。
连续几天的竞聘,猎头抓住了每一个核心岗位的核心人。接下来的第二个回合是集体集训,六名校级领导,十几名中层干部围坐在会议室里,桌上的咖啡换了一轮又一轮。总校长带着大家逐字逐句修改办学章程,高中副校长拿着课程表反复推演,义教副校长在白板上画满教学衔接的思维导图,运营副校长的电脑里存着密密麻麻的人资档案和校办工作职责还有品宣计划,招生增长副校长对着区域地图标注生源分布,领航班副校长则把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摊开,一页页讲解如何让课堂更有生命力。争论声、键盘声、翻书声交织在一起,在盛夏的午后酿成一杯醇厚的茶,初尝微苦,回味却带着回甘。
月末了,秋老虎还在,六楼会议室坐满了老师,这是“全体员工工作培训会”。后勤、财务、人资、校办、品宣、招生六个部门的负责人也早早入场做好了准备,他们面前的笔记本上都印着同样的标题:"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这是京中开学前的专项培训会,也是一次关于"守护"的誓师。
后勤主任陈主任的发言带着浓浓的烟火气。他以前在学校管校办,这次通过调整来到了后勤。他说:“后勤的工作就像发动机的引擎,极其琐碎,涉及到方方面面,链接着全校几千人的冷暖和安全。”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股暖流,淌过每个人的心头。
财务部的主任也姓陈,财务是整个学校的大后方,只有规范的管理才能保障学校正常有序的运转,让我们如何报销,如何走流程,她讲得清清楚楚。包括今年新设立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这些都是从学校的运营成本里划出来的,专门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负责运营的刘校长说:“这一刻,数字在这里有了温度,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等待着生根发芽。”
人资部的曾主任有多年人资的管理经验,虽然走进京中不久,但是把各项工作做得有条有序,通过他的分享我们能看到他的专业。他说"人资不是管人的,是服务人的,让老师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把更多爱给学生。"
校办主任姓陆。校办作为学校行政运转的核心枢纽,承担着承上启下、协调内外的重要职责。它既要精准传达上级部门的政策指令,落实学校领导的决策部署,又要细致处理各类行政事务,如公文流转、会议组织、信息汇总、档案管理等;同时还需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是保障学校高效运转的“神经中枢”。通过她的分享我们能看到她的条理清晰和专业能力。
品宣部的张主任工作很扎实。他精准定位,给京中设立了形象墙,合理布局,给京中故事做好输出口。他说:“我们不做华丽的宣传片,我们只记录每一个孩子最真实的笑脸。传播真善美,守住警戒线,让京中更精彩,是品宣的职责。”
招生部的吕主任没有讲复杂的营销策略,而是罗列了一系列招生中会遇到的问题,因为她是老京中,老招生。"这些是给咨询家长的回复,我们不夸大成绩,不隐瞒问题,就实实在在告诉他们,孩子在这里能得到什么。招生就像播种,不能只想着收获,更要考虑这片土壤是否适合种子生长。我们要的不是数量,是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扎根、开花,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
培训接近尾声,总校长刘晓彦压轴出场,她走向发言席,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个人,她的声音洪亮,全程脱稿,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后勤的温度,财务的严谨,人资的温暖,校办的高效,品宣的真诚,招生的负责,就像京中的六个齿轮。我们不需要谁做最亮的星,只需要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岗位,让京中这台机器平稳运转。"
走出会场,她对运营副校长说:"教育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是细水长流的守护。"此刻的京中,就像一艘即将启航的航船,那些看似平凡的岗位,都是最坚实的压舱石,而那些默默付出的人,正在用自己的力量,让这艘船载着孩子们的梦想,驶向更远的远方。
夕阳下,校园里响起悠扬的音乐。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新的故事正在酝酿。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群教育者的青春与热忱,正像八月的阳光一样,热烈而明亮,照亮着每个孩子前行的路。
作者简介:刘雨歌,湖北十堰人,《御风秦楚》创始人;茅箭区政协委员;京中实验学校运营副校长;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旅游摄影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协会会员;十堰市作家协会会员;十堰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茅箭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茅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下一篇:没有啦!